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四十一章、夏玉说亲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4-06-05  作者:千年书一桐
这日上午,曾瑞祥要去老房时,子晴也要跟过去,她实在是好奇古代的男女怎么相亲的,现成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两人一起来到老房,田氏见了子晴虽说有些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更何况,自己儿子还拎了三个大西瓜过来。

子晴的西瓜地基本没剩几个瓜了,前几天周掌柜来拉走了最后一批,子晴准备这几天把瓜藤毁了翻地种土豆呢,所以剩下的几个拿来分分。

见人还没有来,子晴抱个瓜说要送给姑婆,她还记得那一个鸡蛋之恩,还有萧秀水。

谁知子晴刚把瓜抱起来却差点一个趔趄摔倒了,周氏赶紧伸出手来接,“子晴,大娘的日子也过的紧巴,也给我一个瓜留种吧,听说你给你大姑家挑了一个。”

子晴没等她说完就赶紧把瓜给她了。

见此,曾瑞祥举了个瓜跟子晴一起来到后房,子晴发现堂屋的木板墙上钉着好多纸冥衣,绿色、紫色、黄色,看着委实有点瘆人。

两人先去看的曾氏,曾氏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坐着,得知子晴特地来给她送西瓜的,眼圈当即就红了。

子晴正不明所以,曾氏拉着曾瑞祥哭诉起来,先是说中元节去给她丈夫上坟挂衣一事,又说彭氏现在把着家,要操办大儿子的婚事,大儿子又不肯拿出他爹的遗产出来,家里也是一团乱。

子晴没想听这些,主要是之前在这边住的时候见过太多次争吵了,尽管她也同情老姑婆,可也不敢说老人家做的事情都对,是非对错端看站在谁的立场。

她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给对方一份关爱。

不过说到萧福生的亲事她倒是有些不解,古人不是都讲究守孝三年的吗?

曾瑞祥也不希望自己女儿留下来听这些家长里短,示意她出去找萧秀水玩。

秀水正在灶房忙着捡烧饼,估计一时半会走不开,子晴急着去看相亲呢,陪她待了一会,问了几句萧福生的亲事,也安慰了她几句又匆匆回到了前房。

一进门,子晴就看见堂屋的圆桌上坐了一堆人,其中好几张陌生面孔,为了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子晴坐在了门口的躺椅上,一边听着他们的对话一边打量起这些人来。

坐在主位上的是阿婆田氏和斜对面的周婆婆,东边位置上是二个不认识的中年妇女,那个话多的爱吹嘘的大概率就是媒婆,没有电影里的那副经典装扮,但看着是个干净利落,也确实能说会道的。

西边位置上坐着两个年轻男子,尽管都坐着,可明显能看出两人的身高差,个子低的应该就是今天的主角,一直低着头不敢看人说话,两手时不时就互搓一下,个高的那个则不停地打量周围的一切,甚至连子晴也没放过,一看比较精明。

坐在下手的就是老爷子和子晴她爹了,周氏也在,不过没坐着,是站着,负责给客人倒茶。

子晴刚坐下来,只见田氏把夏玉叫出来,拢共也没待一分钟就让她进去了,说是相看,其实夏玉压根就没敢往两年轻男子那边瞅,倒是那个男主在身边同伴的捅咕下抬头觑了夏玉一眼又飞快地把头低下了。

还有媒婆和那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上上下下把夏玉好一顿打量,媒婆夸了夏玉两句,另一人看不出表情,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接下来是媒婆介绍男方家的情况,姓周,家在离此快二十里地的桥村,比春玉家还远,也不知怎么打听来的。祖上原本还算殷实,是个小地主,无奈前几年周老爹患病了,多方医治,病没见好家底倒是见薄了。

周家一共五个孩子,两女儿已出嫁,三个儿子底下两个也已成亲,唯独老大,因放心不下周老爹,一直陪着寻医问药,一年年就耽误了,今年已二十二岁了,小儿子是今年年初刚成的亲。

周老爹自知时日无多,生怕给大儿子再耽误下去,于是到处托人求亲,并允诺成亲后立即分家,绝不拖累儿子。

田氏有些不大乐意,一是嫌对方岁数偏大些,二是家里还有个病人,谁知道拖累到什么时候。

可老爷子比较愿意,这么孝顺的后生不好找,将来肯定能对自己女儿好,何况夏玉的身体还不好,不找个老实厚道的怎么能过下去?

周家老娘听完女方家的条件也相中了,家里虽说分家了,可两个哥哥一个在州府衙门口(其实曾瑞庆就是个抄写文书什么的),一个在县城的学堂教书,都错不了,陪嫁也应少不了,虽说身子柔弱了些,大不了少做点家务活。

打定主意后,周家老娘的脸上有了笑容,言语也热切起来。

老爷子、田氏、曾瑞祥、周氏几个进夏玉房里去商量,曾瑞祥的意见和老爷子差不多,觉得对方老实本分,家里还有几亩田地,能安稳度日,周氏比较务实些,说先问问能给多少聘礼,分家后能得几亩田地。

商定了后大家又都走出来,田氏把媒婆叫到一边,问了聘礼和田地的事,媒婆又把周家老娘叫到一边嘀咕,看得子晴这个好笑,直接问了不就得了。

最后的结果,周家拿不出聘礼,要聘礼就要卖田地,而田地是分给夏玉自己的,当然前提是夏玉嫁过去,所以周家老娘的意思就不走虚的,家里还有十五亩上好的水田,一个儿子五亩,旱地八亩,大儿子成亲不给聘礼,大儿子得四亩旱地,底下两儿子成亲出过聘礼,就少得两亩旱地。

“老嫂嫂,你也是为孩子好,你说了算,你要要聘礼,我回家立马卖地,可咱们不都是为了孩子吗?这地卖了要买回来就不容易了,你说,是这个理吧。老嫂嫂,你若答应不要聘礼,又担心我周家反悔,我现在回村立马就找里正写契约,你看怎样?”周家老娘还挺能说的。

老爷子琢磨了一会,说:“理是这个理,但看亲、定亲、换帖、迎亲该有的套路一步也不能少。怎么也要给孩子做几身新衣服的吧。”

“应该的,应该的,头面什么就简单点,咱本就是庄稼人,四季衣服各做一身,冬天的棉袄做绸面的,冬天在家闲着,串亲戚也体面点,你看怎样?”周家老娘赶紧答应。

“成亲的日子不能太赶,还是好好找人算算。”田氏提出一个要求。

“这没问题,我回去就找人算去,不过,老嫂嫂,咱能不能定在年前啊,我怕我家老头子那,说句不好听的,万一有个什么,也能安心啊。”

“这个怕不好,头年成亲太赶了,再者,我家还等着年底儿子们拿来的银子办事呢。先就这样吧,改天挑个日子,我们还要去你家相看相看,我们呢,也再合计合计,你们回家也合计合计。”田氏提出送客,相看结束。

子晴以为会管顿饭呢。

二天后,田氏带了夏玉和周氏、沈氏一同去了一趟桥村,回来后田氏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沈氏说,一看男方家里条件就错不了,人家住的是带院子的大房子,正房是一厅六房,加上后廊两间有八间了,院子里还有四间厢房,夏玉要嫁过去,是长房,除了正房还能得东边的两间厢房。

这亲事就基本算相看成功了,接下来就是定亲了,听说要放到秋收后,田氏心里的石头算落地了,整天笑咪咪的,说要开始准备嫁妆,秋玉的针线好,帮着打点。

夏玉的亲事定下来后,曾瑞祥也不出去了,子晴让她爹把家里的西瓜地翻了二遍,土豆芽她早就准备好了,一家人花两天刚种完就下了一场小雨,这老天真成全人,菜地那边后种的黄瓜豆角什么的也抽藤了,又忙着搭了一天的架子,做完这些,曾瑞祥的假期也结束了。

上一章  |  晴儿的田园生活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晴儿的田园生活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