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十四章 小财大用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4-06-05  作者:千年书一桐
一进门,子晴就直奔掌柜的,直接问有什么新奇的种子。

老板见是两个小孩子,还以为是闹着玩,“去去去,上别的地方玩去,别堵着我门口。”

子福赶紧说:“老板,我们真是要买种子,不是逗你玩,你让我们看看有新奇的种子没有?”

老板这才仔细打量了子福一眼,方带他俩到屋里头。

屋子里一溜的小木桶,里面装着各种种子,木桶外面用毛笔写着种子名称,子晴一看还挺全的,边看边念叨“这个阿婆家有,阿婆家有的可以不买。”

子福听了说道:“还是都买了吧,万一留的不多,大娘肯定也是要的,咱娘肯定争不过她。”

于是子晴挑了点现在就可以撒种的小白菜,还有开春要种的黄瓜,丝瓜,冬瓜,苦瓜,南瓜,蕹菜,这些种子很便宜,子晴一样买了一些,不过辣椒就没有买,当地潮湿,嗜辣,辣椒的种植已普及了,回头问阿婆要几个辣椒就够了。

“咦,还真让我找到一个好东西了。”子晴看着桶里的西瓜种子有点小激动。

据掌柜的说,这西瓜种子是东家从京城拿来的,想在这边试种,剩下这点种子就拿来卖了。

而据子福说,这边种西瓜的不多,倒不是别的,是这种东西比较金贵,偷的人太多了,大多没等成熟就被人摘走了,除非是家里劳力富裕,可以没白没黑地守着。

子晴一听可高兴了,种的人少才好呢,种的少才能卖出去价钱。

至于场地,她家刚买了六亩多的荒地,盖个大院子正好,古代的大户人家不都盖院子弄个二进三进再带个后花园什么的,她家目前没这个实力,但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啊。

最最关键的是,上一世她在农村就没少帮爷爷奶奶种西瓜看西瓜,耳闻目染的,多少有点理论基础。

于是她把这点西瓜子包圆了。

更令子晴欣喜的是在墙角发现了一堆土豆,老板说是洋薯,从邻省的海边传过来的,那边种植的人比较多,据说产量很高,但安州府种植的人并不多,大概是还没来得及接受吧。

子晴一问价钱居然要五文钱一斤,咬咬牙全要了,可把老板高兴的,没想到两个孩子包圆了他这久卖不出的存货,可真叫他喜出望外。

而这一趟子晴花了差不多二百文。

回到家,子晴把沈氏叫进房里,把银锭仔细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就差没用牙咬了,才依依不舍地交给沈氏,看得沈氏和子福大笑,“这可真真是个地道的财迷了,都掉进钱眼里拔不出来了。”

沈氏收好银锭又出去干活了,子禄抱着子喜进来,把子喜放到床上,子晴,子禄和子福三人开始清点剩下的铜板,连带着昨日子福挣的一同拿出来了。

三人正忙着时,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子晴站在门后一听,原来是姑婆又在骂彭氏的孩子,彭氏听见了,两人对骂起来,反正现在姑婆也没人撑腰了,身边又无自己亲生的孩子,家里大头的钱财都在彭氏的大儿子手里,所以就算姑婆摆正室的款,彭氏也不惧了。

多年的小妾熬出了头,这爆发力也是惊人的,几乎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子晴虽然很同情姑婆,可爱莫能助,只能经常陪她说说话。

不过这会子晴听见又闹起来了,倒没出去,这种事情她一个小孩子是插不上嘴的。

约摸半个多小时,子晴三人才把剩下的铜板清理好,用线绳穿好,一百一串,居然有二十六串,还有点零头子晴也数了数,有五十多枚。

也就说,刨去买种子的二百六十文钱,这次卖对联他们居然挣了七两多银子,当子晴把钱都交给沈氏时,沈氏哭了。

沈氏一哭,子福、子禄和子晴的眼睛也红了,子晴正不知如何劝慰沈氏时,曾瑞祥进来了。

“怎么了这是,发生什么事了?”曾瑞祥一看四个人对着流泪,慌了。

“没什么,我高兴的,孩子们真的都很懂事,我很欣慰,他爹,你猜孩子们这一次挣了多少钱?”沈氏擦了眼泪含笑问道。

“多少?有五两吧。”

“他爹,足足有七两六呢,孩子们还把开春的菜种买回来了。他爹,有这七两多银子,咱家能把房子盖出来吗?省得孩子们住木屋,就算过年了天还是很冷的。”

曾瑞祥沉吟了一会,说:“要盖大的六间房估计差点,四间房子的应该差不多,你让我好好想想,看怎么能先盖几间,以后再加盖。”

子晴一听,想到了自己的梦想,北方的四合院,先把厢房盖好,以后再加盖主院不就可以了吗?

还有,最关键的是加盖一个院子,否则,那些西瓜种子不就白买了吗?

子晴因着年龄太小没法开口,只好把主意打到子福那,“大哥,写对联那天不是翻了你屋里那本什么风俗杂记,里面不是什么都有吗?你去看看有没有各地民居的,挑一个适合的。”

晚间吃完饭子福还在那抱着书本研究,子晴凑过去,见子福正翻到本朝的京都,原来这朝代叫风朝,京城直接就叫上京,其实看建筑就是北方的四合院,不知道历史在哪里拐弯了。

子福果然没有辜负子晴的期盼,拿着书找曾瑞祥探讨去了,子晴跟过去,正好全家都在,子福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爹,娘,咱家人多,就算咱家盖现在住的这种六间房的房子,咱家将来也住不下。我看这种四合院挺好,有正房,有厢房,还有倒座,最适合咱家这样人多的。咱先盖厢房,将来有钱再慢慢盖全,这样左右厢房都可以住人,也能可以做灶房,还有倒座可以做库房。”

这话触动了曾瑞祥,说他曾经去过北方,住过这样的房子,觉得采光比他们现在住的房子确实要好,只是这边还没人这样盖,怕别人说闲话,他这几天好好琢磨琢磨。

随后,他命子福把书给他留下了。

越临近年底,大人们越忙乎。老爷子和田氏带着曾瑞庆和夏玉、秋玉忙着置办年货,周氏和沈氏忙着打扫屋子,收拾器皿,盘点年后待客的吃食,以及准备大年初一子喜入族谱摆酒的席面。

总之,沈氏忙得连给小四喂奶的时间都紧紧巴巴的,孩子们的新衣服也得晚上点灯做。

小孩子们倒闲下来了,子福几个不用去搂松毛了,正好被子晴派去抓虫子喂鸡。

子福这才知道家里的这十只小鸡长这么快原来是吃了青虫的缘故,喜得揉了揉子晴的头,“晴儿,你听谁说的抓虫子喂鸡呀?我怎么觉得自从你病好后,比以前聪明多了。”

“大哥,你没看见阿婆和大娘择菜时看见菜叶上的虫子,都是往地上一甩,鸡都抢着吃。抢着吃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你看大毛表哥他们抢肉吃那副样子不就知道了。再说了,咱家也没有粮食喂鸡呀。”

子福听了一细琢磨,嘿嘿乐了,估计是想到三个毛们抢肉的场面了,倒是没忘了叮嘱子晴不要出去胡说。

子晴知道自己过关了。

至于她自己,没事就被秀水拉着去水塘边的空地上和小伙伴们踢毽子,玩的不亦乐乎,真正回到童年做回了小孩。

上一章  |  晴儿的田园生活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晴儿的田园生活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