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重生商业时代

第十四章互惠互利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3-02-21  作者:重装战姬
别看临江区经济不够发达,这里却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比如濯水古镇、黔江土家十三寨、黔江小南海等等。

上辈子,临江旅游产业与特色种植产业,一直都是区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游客一多,自然少不了一些不错的餐饮场所。

以前区政府的招待所便是其中之一。

2000年以前,上到省政府,下到乡镇一级,几乎都有自己的国营招待所。

临江区自然也不例外。

当然,随着改革开放,临江区的招待所早就承包给个人了。

但里面的各种设施却没有什么改变,三楼以下为餐饮区,三楼以上为娱乐区,五楼以上则是住宿区。

拥有旱冰场、歌舞厅、保龄球馆、网吧等等,可谓样样俱全,算是临江的半个娱乐中心。

江云昨晚多喝了几杯,再加上连夜坐飞机赶回来,途中又坐了好几个小时的汽车,早就疲惫不堪,于是干脆直接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高慧匆忙从市区赶了回来,看着江云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她脸色凝重问道:“小云,你老实跟我讲,标王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次别想蒙混过去!”

“妈,当然是按照央视的招标流程咯。”江云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不过,中间忽略了,他是怎么拿到的招标资格与怎么判断出的标王价格。

听了半天,高慧一脸不敢相信说道:“你这不是等于诈骗吗?”

“怎么会是诈骗!”江云一板正经的说道:“我只不过是改变了一下付款方式,再说咱们又不是不给钱。”

“这顶多算是互利互惠。”

这点上面,他说的可是大实话。

眼下央视需要一家能够创造商业奇迹的企业,而大江酒厂则需要借助央视的媒体资源。

这不是互利互惠?

那什么是互利互惠!

高慧简直哭笑不得。

按照江云说的按时付款,自然算是互利互惠。

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大江酒厂账上的资金,仅够支付这个月工人工资的。

万一过几个月,酒厂还是打不开销路,到时哪来的钱支付央视的费用。

高慧脸色铁青说道:“你个小兔崽子,胆子是越来越大,你就不怕人家知道?”

“不怕。”江云摇了摇头说道:“短时间内,央视不会仔细调查的。”

当初孔府宴酒夺得标王的时候,仅是一家县属小型国有酒厂,产品主要销往盛京地区,以低价便宜抢占市场,年利润只有一两千万。

秦池酒同样是一家县属酒厂,规模更小,整个县城只有86万人口,原酒生产能力只有3000吨,根本没有能力大量酿造白酒。

对此,从上到下各个方面,还不是不闻不问。

一直到被经济参考报曝光,这时候外界才知道,原来秦池酒是先从蜀地各处购买散酒,再加上本厂的原酒,酒精,勾兑成低度酒。

然后,灌装在贴有“秦池古酒”、“秦池特曲”的瓶子里,销往全国。

这才导致秦池酒的商业神话破灭,跟央视一点关系没有。

而大江酒厂原来原酒生产能力就超过数千吨,加上江建国花费巨资从德国引进的一条现代化生产线与酿造流程,产量非是秦池酒可比。

何况,大江酒厂的酿造工艺周期短。

秦池酒属于浓香型白酒,酿造时间最短也要45天,精品甚至超过90天,而清香型白酒,最短只需要5到7天。

哪怕是大江酒厂改良的酿造工艺,顶多也就30天左右。

酿造周期短,自然可以酿造更多的原酒。

这个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再说了,不搏一搏,酒厂铁定破产清算。”

江云仿佛胸有成竹的说道:“我早就调查过上几届标王的情况,孔府宴酒与秦池酒,原来也只是县属酒厂,规模比咱家酒厂强不了多少。”

“既然它们能成,那咱们一样能成。”

“你还有理了!”高慧没好气的说道:“别以为我好糊弄,不知道孔府宴酒与秦池酒的事。”

高慧原来就是酒厂职工,后来又跟高建国一起离职创业,把一家酿造作坊越做越大。

她半辈子时间几乎都在白酒行业里面,论起对国内一众酒厂的了解,远远超过江云。

“孔府宴酒与秦池酒的失败,无非是盲目扩张,从各地购买低价散酒,跟原酒、酒精一起勾兑。”

江云继续说道:“根本想象不到,这样两家小型地方酒厂,却创造过白酒行业销售奇迹。

“孔府宴酒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18亿元,利税3.8亿元,秦池酒当年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利税2.2亿元。”

“这还仅是单方面报出的数据。”

如果换做任何一家民营酒厂利润只会更加惊人。

高慧一直管理酒厂财务,自然能算出其中的利润是何等惊人。

一时间,她忽然想起高建国来,一样是敢想敢干,放着国营酒厂好好的铁饭碗不干,非得辞职创业。

于是夫妻二人整天起早贪黑经营起一家酿造作坊。

这也是大江酒厂的前身。

“区里呢?”高慧突然问道。

抛开央视不谈,毕竟山高皇帝远。

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区里的态度。

江云十分简洁的说道:“区里不是问题。”

哪怕区里不会给太多的。

这个时候也不会拆大江酒厂的台。

不然,这个事情可就不好收场了,最后恐怕还得市里、区里来收拾烂摊子。

高慧点了点头,只要区里装作不知道,那么酒厂就有操作空间了。

“当务之急是尽快把酒厂的酒卖出去。”江云说道:“这样才能摆脱困境。”

说一千道一万,最关键的还是打开销售渠道,把酒厂的白酒卖出去。

“有标王光环与央视媒体资源,山城与蜀地的销售渠道不难打开。”

高慧想了一下说道:“至于其它省份!”

“这就不好说了。”

当初高建国也不是没有试过,最终外地市场根本不认可清香型白酒口感。

“所以要改变传统白酒的销售定位。”江云说道。

“你打算怎么改变?”高慧问道。

江云说道:“首先更换原有的酒瓶,将大瓶改为小瓶装。”

“小瓶装?”高慧眉头一皱说道:“类似小瓶二锅头?”

“不一样的。”

江云摇了摇头说道:“二锅头属于低价小瓶酒,主要面向大众消费群体,而咱们的小瓶装白酒,以透明玻璃瓶为主,主要面向白领阶层、女性与大学生群体。”

绿瓶装的优势,成本低,价钱便宜。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啤酒都是用绿瓶的原因,透明玻璃瓶,成本上要贵上许多,但却具有时尚感。

“第二打造新的品牌。”江云继续说道。

高慧说道:“这个酒厂一直在做,年前推出的大江陈酿,本身就是一个尝试,但结果你也看到了。”

“不一样的。”江云再次摇了摇头,说道:“打造品牌也是有策略的。”

“传统白酒品牌无非是讲故事,列如国窖茅塔,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太白仙酒等等。”

“大江陈酿没有故事可讲,自然达不到预期。”

高慧下意识点了点头,觉得江云说的有些道理,人家酒厂的故事一拿出来,大江陈酿立马矮了一截。

“不过,传统白酒品牌运营方式,并不适合咱们酒厂。”

江云说道:“我们需要打造一款新型白酒品牌。”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主打简单时尚,主要面向国内年轻消费群体。”

听了一会,高慧对于江云说的新型白酒品牌概念,依然是似懂非懂。

别说是高慧,这个时期只怕整个国内白酒行业都没有多少人能听得懂。

江云知道高慧一时半会听不懂江小白品牌概念,干脆直接说到酒厂下步工作上面:“妈,明天需要你跑一趟银行,尽快把贷款的事落实下来。”

“另外酒厂要继续开工。”

“至于酒瓶设计与酒瓶厂,我亲自跑一趟。”

“银行的问题不大。”高慧说道:“只要区里点头,不怕银行不答应。”

“不过,库房里的存货怎么办?这些库存货不处理好,占地方不说,还积压厂里大量资金。”

“简单,换瓶。”江云说道。

“这个简单。”高慧说道。

不是江云非要换瓶不可,而是大江陈酿的包装,不符合江小白品牌概念。

上一章  |  重生商业时代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重生商业时代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