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晴儿的田园生活

第六十二章、端倪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4-06-05  作者:千年书一桐
凌晨的狂风刮过后,天又放晴了,子晴出门看看瓜苗,仍是东倒西歪,她带着子寿花了几天时间才扶好,这是后话。

天一晴,沈氏又张罗晒油菜,都堆木房好几天了,再不晴,怕是要发霉发芽了。

油菜晒好后,她说再去看看周氏,顺带买点肉菜。

沈氏刚出门没多久,曾瑞玉过来了,说是村子里有好几户人家的房顶被掀了,也有几户人家的茅草房和土砖房子倒塌了,还有几棵风口上的大树被连根拔起的,太可怕了。

正说着,沈氏拖着一堆树枝回来了,她说路边都是,捡回来正好当柴火,为此,还拉着子晴和子寿跑了好几趟,堆成小山似的。

中饭时,沈氏才有空说起周氏,曾瑞庆回来,想接周氏去城里住一段日子,顺带想找城里的大夫给周氏好好瞧瞧。

子晴想,她娘肯定比任何人都希望周氏能治好吧。

听沈氏的意思,老爷子和田氏有些不愿意,因为周氏到城里曾瑞庆要重新租房,况且米面菜蔬也不像家里方便,什么都得买。

可曾瑞庆不能天天回家,周氏不能动弹,没人照顾委实也是不便。

“娘,阿婆既然心疼大爹要多花银子,她可以自己照看大娘啊,再说了,不是还有萍姐和小姑搭把手吗?”子晴问了出来。

说实在的,若是躺在床上的那个是三位姑姑中的任何一个,子晴相信阿婆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伺候,可为何到儿媳这就不行了?

要知道,阿婆年岁并不大,最多也就是五十岁。

再说了,这些年周氏也没少伺候这一家子,尽管她也有她的不足之处,但她为这个家也是实实在在地付出了,不说别的,她之前落胎的那个孩子就是佐证。

可惜,沈氏没有回答子晴这个问题。

她不能去指责长辈的不是,也怕把孩子教坏了。

为此,她急匆匆地捡了一篮子鸡蛋送去,说到城里什么都得花钱。

接下来几天的天气也没觉得与往年有何不同,就是雨水多了些,曾瑞玉勉强把水田插上了秧苗,天天细雨蒙蒙的,远处的山,近处的村子,镇日笼在一片烟雨苍茫之中,雨细细的,斜斜的,这江南的梅雨,就像一副看不清实物的水墨画似的,时间长了很是厌烦。

谁知一进入四月,开始热起来,天天大太阳,一改上月的梅雨天,一直晴了一个月,水田开始干枯,家家开始挑水灌田,勉强把麦子收了,减产是必然的,预计的四石只收了二石半,仍给老爷子送去一石,剩下的全留下来,沈氏还买了不少大米存放着。

院子里的西瓜倒还没受多大影响,离得近还是好,什么洗脸水、洗澡水、洗菜水全拿来浇地了,一点也没浪费。水井的水位虽有所下降,却没有干涸。

让子晴惊喜的是她发现去年的橙子籽都长出苗来了,有一掌来高了,这更坚定了子晴要买山的决心,而且曾瑞祥也答应了。

为此,子晴单独辟了一块地方做苗圃育苗,已请曾瑞玉抽空去打土坯买大石块了。

这日沈氏要去城里,说要去看望周氏,顺带给周掌柜送两筐鸡蛋,如今有何氏帮忙看家带子喜,子禄上学去了,沈氏出门一般都带着子晴。

从周掌柜那里沈氏买了些干果点心,两人打听着来到曾瑞庆租的小院,里头住了三户人家,条件不大好,见到沈氏,周氏还是挺高兴的,说是曾瑞庆碰巧寻到了一位从京城回乡养老的好郎中,给她开了方子,说好好调养,还是能生孩子的,如今,她已吃了十来副药了。

沈氏一听这个,忙念道:“阿弥托福,感谢菩萨,果真如此,也是你苦尽甘来了,你且把心放宽些就是了。”

这话说得周氏也掉眼泪了。

妯娌俩这回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越说越近乎,越说也越热乎,两人又说了到除夕之夜闹的那场不痛快。

“弟妹,我当时也不是针对你的,一听老头子说的那话,我也不知怎么发昏了,就说了那些浑话。后来我一想,也不可能是你的主意,哪有当娘的舍得把自己的孩子送人的,何况子福念书还那么聪明,也就燕仁达那样的,生了一堆孩子偏又养不起的,才会惦着别人家的东西。”

“可不,我想着嫂子这么年轻,哪有治不好的病?抱养的怎么也不如亲生的不是?以前是没条件,这回趁机好好养养,怎么还不能养出一个孩子来,以前又不是没生过?”

因着没看到子萍,沈氏便问了一声,周氏说是隔壁有一对年轻夫妻,男子常在外做事,女子在家做绣活。

“我寻思孩子也不小了,都十二了,有合适的该说亲了,就让她去学些针线手艺,以前在家哪里有这闲功夫。这不,还没回家。子晴,你去喊一声,就在隔壁。”

子晴答应着去了,敲了门叫子萍出来,谁知转身正碰上一个大男人盯着子萍打招呼,原来是这家的男主人回来了,子萍一脸灿烂地问道:“胡大哥今儿回来的可早,胡嫂子还没开始做饭呢。”

“嗯,你今儿怎么这么早回家,这位小妹妹是谁?”

“我堂妹,我婶娘从乡下过来看我娘了,我娘叫我早些回家去。”

两人熟稔的神情给子晴吓了一跳。

还有,子晴觉得他看子萍的眼神不对劲,似是有些轻浮,也有些肆无忌惮,一看就不是什么正派好人。

子晴只看了一眼就不喜欢这种人,奇怪子萍这么大了,却没点眼力见,警惕性还这么低。

想到这,子晴打量了一下子萍,虽说不是什么大美女,可发育得较好,少女的特征已经有些突显了。

见此,子晴有点不好的预感,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可千万别被哄骗了去。只是这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

“姐,这家的主人有多大了?你跟他们熟吗?”子晴开始旁敲侧击地套话。

“熟啊,他们都很热情的,我们家刚搬来时,胡家嫂子就过来帮了不少忙,也陪我娘说说话。后来我娘见她一个人在家做绣活,想让我跟着去学学。他们多大了我不晓得,不过,他们家只有一个女孩子,才三岁。”

子晴一想对方也就二十出头,兴许还不到二十,忙道:“姐,你有空还是多陪陪大娘吧,大娘还不能走路,真有点什么事情想使唤你你也在身边也能听见,再说,你想做针线也可以在家做啊。”

“在家做有什么意思,我娘也不会教我,胡家嫂子不仅待人热情,她的绣活也好,胡家大哥也从不嫌烦,还说有我陪着他娘子,他巴不得呢,说这样一来他娘子也不会无聊了,胡家大哥可真疼他娘子。”

子晴一听更不放心了,劝道:“可是大娘在家一个人也很无聊的,而且大娘还不能动弹的,想喝点水什么也不方便,她更需要你。”

说话间就到子萍家门口了,子晴也只能言尽于此了,看子萍的表情,肯定是没听进去。

回家的路上,子晴犹觉闷闷的,古代是很讲究名声的,万一堂姐有什么不好的事,她也会受牵连的。思虑再三,找了个没人的时候,子晴跟她娘坦承了她的忧心。

沈氏听了唬了一跳,“女儿啊,你还小,什么也不懂,这话到外头可千万别瞎说去,知道了吗?”

继而沈氏又细问了一遍当时的详情,子晴斟酌着回答了。

之后,沈氏再也没提这件事,子晴也不知怎么处理的。

没多久,老房那边倒真是又有了一件喜事。

上一章  |  晴儿的田园生活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晴儿的田园生活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