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重生之北国科技

第511章 启动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21-04-06  作者:冰城之光
在《全彩设备》的四条新线,全面上马的时候,《光电科研》的另一个项目,也悄悄启动了。

甘肃省平凉县,某研究所。

“所长,光电科研的小成,给我们打了一个电话,询问1.5微米光刻机的事情。”

“咦?他们的LCD产线,要用到这么高精度的光刻机了吗?”

作为《精密光机》的股东之一,研究所对光电及其下属的全彩,动向还是十分了解的。

国内的半导体设备行业,在这段时间全都吃了个饱。但也有个别细分行业是例外。光刻机这个细分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LCD用大尺寸低精度光刻机,都被《精密光机》给截留了。研究所在92年,只能靠一些LED行业升级订单维持,与去年的热闹景象,完全不能比较了。

看着兄弟单位红红火火的局面,要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接到了消息,大家本能的反应就是,我们的机会来了啊!

《精密光机》毕竟底蕴不足,从10微米,步进到5微米,已经是他们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能取得的最大成就。

“不是的。他们想上一条小规模的晶圆厂,主要目的是生产LCD驱动芯片。这条产线的技术指标是2微米,3寸晶圆。”

“噢。这样啊。没有问题啊。”

1.5微米的光刻机,研究所85年就开发出来了,技术非常成熟。

虽然有些失望,但有总比没有好。这两年,除了LED和LCD产业产生的额外订单以外,真正来自半导体本身的订单,是少之又少。它甚至少到,都快被大家遗忘的程度了。

“他还在问我们的0.8微米光刻机是否可以在93年面世。”

“他们这是准备做什么?为什么要问0.8微米光刻机的事情?”

研究所也有后续精度光刻机的研发计划,但受困于资金,进展始终不快。从85年算起,到现在7年了,升级换代产品一直没有出来。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也在慢慢进步,0.8微米的光刻机,已经看见曙光。大家努努力,还是有可能在93年面世。(原历史,94年面世)

“他说,光电有个技术进步路线图,他不仅仅是要上0.8微米,而且希望在94年,最迟95年能看到0.5微米光刻机。”

“这根本不可能!这不是开玩笑吗?他以为光刻机是什么?”

“我跟他说了,但他一直坚持。就是这个时间做不到,也要我们给出一个预计时间。”

秘书也不是什么不懂。不合理的东西,早顶回去了。

“这怎么给?没有钱,怎么做研发?下次他再点打电话,告诉他,他要是投钱给我们,我们就帮他做研发。”

“小成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我们两家合作,一起开发高精度光刻机。”

“怎么个合作法?”

“他的建议是,把我们的光刻机开发团队,并入《精密光机》。这个团队可以折合成公司股份。”

这支光刻机开发团队,是国内最强的一支技术团队,以它为骨干,于2002年,在上海成立了SMEE。

如果这个团队可以加盟《精密光机》,后续的一系列计划都有了实施的基础。

“就这些?”

所长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思考。研究所与《精密光机》一直有合作,已经有不少同事,被派去冰城工作了。

《精密光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由于LCD产业链的滋养,这些派驻人员的工资,福利,比留在甘肃苦熬的留守人员强多了。

这种对比,也挺伤士气的。

派出去的都是二流人员。但这些人员在异地生根发言,一年来成果不断,在LCD光刻机领域,大放光芒。而留守的核心技术人员,由于资金不足,只能日复一日的浪费人生。

“小成经理还说了,如果我们同意这个合作开发光刻机的计划,他们会把一部分LCD光刻机订单转移给我们。”

京城,海淀区。

“古部长,我们收到消息,《光电科研》准备上马一条3英寸,2微米的晶圆厂。”

“他们是准备生产什么呢?”

“据说是准备生产LCD的驱动芯片。LCD产品对芯片进口需求量很大。他们想自己生产。”

“好吧。希望他们成功。”

3英寸,2微米,在国内,也不算比较低档的配置了。

“不过我听说,他们准备在94年的时候,步进到1微米精度,95年步进到0.5微米精度。”

“这怎么可能?”

古部长一阵失笑。大家这么多人,都在忙活什么呢?

“不清楚。不过很多设备厂家都确认过了。光电把这个项目跟LCD产线设备捆绑了。”

由于LCD产业链的缘故,相关设备厂家,接到了新晶圆设备的开发任务,也都积极行动了起来。

毕竟这两年的合作,光电的口碑一直不错。设备给的价格高,销量还大。虽然偶尔回款有些问题,但最后总能把钱还上。

“他们是准备引进技术吗?引进谁的?”

光电系的产品,一直没有面向国内。先后几代产品,LED大屏,LCD,在国内都没有怎么销售,就是外资企业都做不到这一点。

“好像就是准备自己做。至少我问过的几家企业都是这样。他们的技术路线,908实际都能用得上。”

“有意思。”

908工程尚处于调研阶段,结果下面有一间企业自己动手了。

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也是常事。首钢就上马了一条精度为1.2微米的晶圆厂。唯一可惜的是,他们走的是全面引进的道路,技术不在中方手里。

“我们要做什么?”

秘书还等老板发话呢。很多设备厂家都是电工部直属。底下人把情报报上来,也是征求意见。

“支持,这没有什么说的。让下面的这些单位,全力支持。”

又不需要国家和部委拿钱,为什么不支持。

“不过你给光电,去个函,问一下他们的具体计划。看能不能和908计划配合起来。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投资。”

光电系算是国内这两年,异军突起的典型。依托东三省雄厚的科技和工业底蕴,在没有国家扶持的背景下,自己硬生生杀出一条新路。

LED和LCD,两次出人意料的爆发,给众人带来意外的同时,也带来了信心。

不断的成功,自然带来的就是不断的信任。

在这个时代,不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实际操作,大家都期待着能人的出现。

国门打开以后,面对无情的事实,上上下下弥漫着沮丧的情绪。连续两年的禁运,更加深了这种挫败感。

而光电连续两次在世界市场上的逆袭,与此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所以,光电早已被重点关注了。

这一次,光电再次开辟新战场,而且跳入的是国家最为重视,而且也是最弱的晶圆产业。

辖着在LED和LCD两个行业建立起来的赫赫威名,无数人都对光电有所期待。

一系列的命令,秘密下达了下去。

所有接到命令的相关科研院所,院校,都把光电的项目,调整成了本单位的一号工程。

天才一秒:m.lingdianksw

上一章  |  重生之北国科技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重生之北国科技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