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文学
 
首页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黄鹤楼文学>>我有一间科技屋

第113章:商讨


简体手机版  繁体手机版
更新时间:2019-11-27  作者:天冷的要命
王吒的研究所建在木市东边一处无人之地。

陈逸开车颠簸了好久,总算是找到了。

院子外面到处是碎石,杂草又形成了一道天然防护屏,陈逸能找到真的要靠他那火眼金睛。

把车停在门口,按响了院大门的门铃。

叮铃!

铁门自动打开。

陈逸推开门直接走进去。

这院子设计的很有田园风格,到处是成片的草地,在草地四周还能看到王吒自己种植的蔬菜。

不过最让陈逸感到惊奇的,是王吒的研究所。

他的研究所很像两颗土制炸弹,非常圆而且大,就那样矗立在平坦的空地之上,两颗炸弹之间有一条连廊,猛的一看,好像悬浮在空中。

这两颗炸弹模样的建筑高度很高,陈逸初步估计,至少得有个30米,而且非常宽,他和这栋建筑比起来,就相当于蚂蚁和大象的差距。

陈逸站在造型奇特的门前,不知道该干什么。

这道门上下镶嵌着类似爆竹一样的东西,中间部分有一块屏幕,屏幕正中间有一条绿线,它正在缓缓摆动。

陈逸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门铃。

无奈,只好给王吒打个电话。

“喂,王吒,我到楼下了,你这门怎么开啊?”

“等下!”

5秒后。

“好了,进来吧。”

此时,那条绿线变成了红线,从中间向两侧燃烧。

“这,不会真的会炸吧。”

陈逸想了想王吒以前的样子,也许这道门真的会炸。

此时,那条红线越来越短。

陈逸见状立马助跑一个虎扑倒在离门有10米远的草地中,并且双手紧紧护住头部。

门开了。

“陈逸,你趴在这里干什么?”

陈逸看了看身后的门,又抬头看了眼面前的胡郜。

略带尴尬的一笑,趴在地上解释道:“哦,是这样的,这里的草地太舒服了,我想在这里回忆一下小时候的时光。”

胡郜用充满质疑的眼神看着陈逸,并且好心提醒道:“这里面全是牛粪。”

陈逸连忙起来,用手拍打身上的灰尘,呵呵一笑。

“走,进去吧。”

陈逸无比尴尬,原来红线烧完之后,门会自动打开。

乘坐玻璃电梯来到实验室。

陈逸看到了坐在沙发上悠闲喝茶的王吒。

见到陈逸他们后,他连忙放下茶杯,笑着说道:“这么快,来,坐。”

沙发呈回字形摆放,最中间是实验台。

王吒启动实验台,实验台上方立马出现4中不同类型的弹头。

“这四个弹头都是常规弹头,从左到右分别是杀伤弹头,爆破弹头,均能弹头和燃烧弹头。”

王吒端起一杯茶,起身继续说道:“我们这次的导弹基地是为了协助边界防御战而建立的,所以各种弹头都需要。”

“对了,给你们看样东西。”

王吒放下茶杯,从一个类似保险箱一样的铁皮箱子中拿出一个奇怪的东西。

它长度和成年男子大拇指一样,整体呈圆柱体,两头有一圈一厘米宽的棕色金属,有点像加胖版的电池。

“这是什么?”

王吒靠着沙发悠闲的喝了口茶,然后缓缓开口道:“炸弹。”

两人瞬间觉得这东西有点烫手,赶快放回原位。

“不用担心,这两颗不会爆炸,不信你看。”

王吒拿起一颗使劲往地下磕,然后又用牙咬,最后用脚踩。

看的两人胆战心惊。

“看,没事吧。”

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这要是爆炸威力有多大?”陈逸很小声的问道。

“嗯,50米之内,皆为蝼蚁。”王吒说的非常轻松。

咕嘟!

两人默默咽了口唾沫。

“这枚炸弹我叫它P1,它就是造出你说的那个涟漪炸弹的关键。”

现在东西有了,可是造涟漪导弹他们还是没有头绪。

连怎么把这些炸弹抛出去他们都不知道。

见大家都一筹莫展,王吒率先开口道:“我们把它做成集束弹那样不就行了。”

集束弹确实是一个选择。

把大量的小型炸弹集合在一起投放,其威力比单个弹头的导弹大了许多倍,但这不是陈逸想要的。

他想要的是那种全方位覆盖,不留死角的爆炸。

集束弹爆炸呈一条线,而不是一个面。

也许他们可以在集束弹上做些改进,到达他们预期的效果。

可是要怎么改进?

战斗部就那么大,而且空间有限,集束弹的炸弹体积必须很小,这样才能塞进更多的炸弹。

思考良久。

胡郜突然一惊,直接站起来兴奋的说道:“我们可以利用离心力啊。”

“离心力?”

“王吒,借你实验台一用。”

王吒没有犹豫,直接把实验台使用权暂时移交给胡郜。

胡郜模拟出一个下雨的场景。

然后又用电脑模拟出一把伞。

“我相信你们都见过,接下来我给你们演示一个情景。”

雨下的很大,雨伞四周不断有雨水往下滴落。

这时,胡郜让雨伞沿着伞柄转动起来,雨水自然是顺着切线方向被抛洒出去。

他跑到王吒旁边,把那个炸弹拿走。

“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些雨滴当做这个炸弹,借助离心力,我们就可以把炸弹呈圆形抛洒出去,这不就是涟漪炸弹吗?”

两人瞬间明白过来,雨滴被甩出去时不就是呈圆形分布吗,这刚好是他们想要的。

“哇,胡郜,你聪明了。”

胡郜挠了挠头,嘿嘿一笑:“我也是突然想起来。”

现在想法是有了,可是要怎么实现?

陈逸率先提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容器,容器用来存放炸弹,然后再让这个容器转动起来,等到特定位置把炸弹抛洒出去。”

“嗯,这个方法可行,不过有两个问题,容器设计成什么样?让容器转动起来的动力来自哪里?”

“容器设置成这样。”

王吒,陈逸不约而同的看向胡郜。

胡郜面前,有一个外形类似一片莲藕的金属容器正在不停转动。

“这圆盘边缘凹槽是存放炸弹用的,齿轮带动圆盘转动,由发射程序控制凹槽开关,到时间之后,凹槽外层会自动打开,炸弹这时便会沿着切线方向被抛洒出去。”

胡郜跟两人演示了一边,结果和他们想的差不多。

现在容器样子有了,就差动力了。

经过三人一致决定,加长弹体长度,在中间安放一个小型发动机提供动力,让容器转动起来。

两个小时之后,一套还算完整的设计方案摆在三人面前。

他们对这个方案相当满意。

不过陈逸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仔细看了一下他才发现,弹头爆炸范围和微型炸弹爆炸范围重合了。

弹头爆炸半径为15米,而微型炸弹爆炸半径是12.5米。

有2.5米重合区域。

“等下,爆炸区域好像有问题,你们自己看。”

王吒看了之后一拍脑袋:“太激动了,忘了考虑爆炸重叠。”

通过计算机模拟王吒最后得出微型炸弹最佳爆炸距离。

离弹头爆炸27.5米远的地方。

这样能最大发挥所携带弹药的威力。

小了爆炸会重叠,抵消一部分威力。

大了后出现空挡,没有达到全方位覆盖。

最后修改一遍之后,最终的方案终于是落成了。

他们借助计算机演示了一遍方案的可行性。

结果真的成功了。

爆炸范围从原本的30米直接增加到55米。

可不要小看这增加的25米。

这增加的25米或许能对敌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甚至直接扭转战局。

陈逸双手环抱放于胸前,咬紧嘴唇沉思。

能不能多增加一个金属容器,造一个分层结构,这样杀伤范围又会增加一些。

增加一个不是问题,问题是两个容器的速度控制。

第一层抛洒距离为27.5米,第二层抛洒距离为40米,这两者速度肯定不一样。

这个技术对他们现在来说可能有些困难了。

即使有小武的帮助,陈逸也没有多大信心能完成。

果然,陈逸跟王吒,胡郜说了自己想法之后,两人都是摇头。

“不行,现在没有那个技术,一个传动轴上有两种速度,外星人也没有这技术啊。”

“那要是用大小齿轮呢?”

距离弹头近的因为抛洒距离近,所以使用大齿轮,离弹头远的因为抛洒距离远,所以用小齿轮。

陈逸不知道这个办法是否可行,于是询问了王吒,胡郜两人的意见。

两人也不确定,于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了一边。

模拟结果让他们很以为,这个办法竟然可行。

不过要制作这样一个装置,难度非常大。

就算连光辉工业这样s级公司,估计都没有这样的技术。

陈逸猜测小武应该有这样的技术,于是主动揽下这个任务。

“我回去试试吧,明天告诉你们结果。”

两人点了点头,让陈逸先做着,反正不着急,他们需要先把一代生产出来,等导弹基地造好之后可以生产新型导弹。

不然基地造好了,只能当个摆设,这样肯定不行。

“对了,我们还需要制定一个高度,导弹到达某个高度后就让弹体外壳分离,然后抛洒微型炸弹。”

弹体外壳分离时间,微型炸弹抛洒高度,先后顺序这些都需要精密计算。

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个不小的工程。

图纸设计出来容易,因为有电脑帮忙。

但是要把实物做出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多么想要一支和神笔马良里面一样神奇的毛笔啊。

随便画一下就成真了。

不用他们费时费力去研究制造。

最重要的是,费钱。

失败一次赔次钱,经费就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没的。

“既然已经商讨出来了,我就先回去看看那个怎么造,明天再联系。”

出来之后,陈逸带着设计图纸开车准备返回自己公司。

上一章  |  我有一间科技屋目录  |  下一章
加入书架后可以自动记录您当前的阅读进度,方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搜索引擎输入 "我有一间科技屋 黄鹤楼" 就可以找到本书
其他用户在看:
黄鹤楼文学 - 免费小说阅读网 www.hhlwx.com
联系我们: hhlwxcom@gmail.com